中秋節要到了,家人團聚幾乎習慣以烤肉來迎接中秋節,皎潔月光下烤肉、吃月餅多麼快樂。但許多研究證實,食物中蛋白質、脂質、碳水化合物在高溫100度長時間燒烤下會產生致癌物質。到底我們處理烤肉食物時、料理過程要注意那些事情,才能防癌呢?如何兼顧歡樂烤肉聚會,烤肉可以美味又遠離癌症?
烤肉儘量用有底器皿、用鋁箔紙別放酸性食物
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陳麗如表示,傳統烤肉用網子的烤肉架,烤肉油脂滴在火炭上會產生致癌物質,建議烤肉儘量用有底器皿,或是石板烤肉。大家習慣用的鋁箔紙若遇高熱及酸會溶出鋁,恐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,應避免在鋁箔上放檸檬等酸性食物。
肉類選低脂或中脂動物性食品 多吃蔬菜
食材可選低脂或中脂動物性食品,包括去皮雞肉、豬里肌肉、蝦、蛤蠣、花枝或鯛魚片,少吃香腸、火腿、熱狗、培根等加工食品。烤肉最好多加點蔬菜,如絲瓜、菇類、青椒、筊白筍、玉米筍、美生菜等食材,蔬菜富含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、縮短致癌物停留腸道時間。
水果應適量,水果一天約1至2碗,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,可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,降低罹癌機會。中秋節適逢柚子盛產,部分藥物和柚子同時食用會影響藥效,吃柚子或葡萄柚同時也要注意服用的藥物。
先川燙再烤 避免過多致癌物質
料理烤肉食物時也有一些防癌撇步,玉米、筊白筍、玉米筍、雞腿肉或里肌肉等先川燙過再烤,避免燒烤時間太長產生過多致癌物質;烤肉時避免動物油脂滴在木炭產生致癌煙霧;使用鋁箔遇高熱及酸會溶出鋁,恐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,若要使用檸檬汁烤肉、避免油脂滴在木炭,建議以烤盤取代鋁箔紙及網架。
選擇汽車隔熱紙其實不一定要大品牌就很便宜耐用、效果好,不容易被打槍,材料本身其實真的不貴,但師父的功夫真的很重要,遇到部會貼的真的會很崩潰,再來保固內容也是五花八門,不要聽到保固年數高就直掏腰包,說不定你遇到的一堆狀況都不在保固內你就要哭了,一定要看到實品,不要用想像的,因為貼上去你後悔了就要是再加錢去膠,所以不管你有多少預算都可以找到隔熱紙,只是在於透光率跟總隔熱律上就會差很多,自己一定要謹慎評估,否則貼了你反而不會開車,或者發生事故都是得不償失。
洋蔥、薑黃、香茅等材料隔熱紙推薦製成醃醬 降低癌症風險
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,使用不同醃醬對烤致癌物生成的影響,學者用洋蔥、薑黃、香茅、大蒜、香菜與肉桂等材料,加上糖、鹽、水後打成醃醬後,醃漬牛肉4小時再把肉炭烤8分鐘。結果發現這種自製醃醬可以降低多環芳香烴生成達到32%,加上檸檬汁後的醃醬,更可以抑制56%多環芳香烴生成。
不過,把基礎醃醬加上烹調油,反而會增加致癌物,所以自製醃醬時不建議加入油脂。台東馬偕營養團隊根據國外研究,研發出台式防癌又美味的醃肉醬和烤肉醬供民眾參考:
醃醬(10片肉排量)
材料/洋蔥丁40公克、蒜末5公克、糖10公克、醬油75公克、醬油膏20公克、米酒40公克、太白粉5公克、薑黃粉2公克、胡椒粉5公克、肉桂粉少量0.5公克、檸檬2顆
作法/先用粉類抓肉再加入其他材料醃2小時,等肉烤好時再依個人喜好淋上檸檬汁。
百隔熱紙香果烤肉醬
材料/鳳梨100公克、蒜末30公克、冰糖30公克、醬油膏40公克、醬油20公克、百香果4顆
作法/先將鳳梨、蒜末及調味料用果汁機攪打後取出,再加入百香果。
不少人找工作,除了工作內容、環境之外,「薪水」也是每位求職者相當在意的事情。近日就有網友網路論壇分享自己的求職經驗,求問網友,若在面試時詢問有關薪水及福利的問題,這種行為隔熱紙推薦對嗎?
近日一名網友在Dcard上貼文,分享自己求職面試的經驗,隔熱紙文內提到,有天去某家旅行社面試,與主管的對談、互動都很和諧,主管也表明「你滿符合我們的要求」、「你有這方面的經驗很不錯啊!」,卻遲遲未提及公司待遇及薪水。
原PO在面試的尾聲,就主動問了主管「請問公司的待遇方面如何呢?」,不料主管僅回「喔!我們這裡的待遇都不錯啊!同事間相處都很好,沒有什麼問題,一切都合法啦!你放心」,還是無法得知答案的原PO又問了一次「您說有試用期,那試用期是有正常算薪資的吧?」,主管也只是回她「你放心啦!我們公司一切正常,同事都說可以啦!」
夏天天氣炎熱,貼汽車隔熱紙後可以隔熱,並且能節省冷氣能源。冬天天氣寒冷潮濕,貼汽車隔熱紙能減少能量損失,保持車內溫度。能有效阻隔對人身體有害的紫外線,避免人的皮膚被紫外線過渡照射導致曬傷、皮膚癌或各類疾病。可降低由玻璃光而產生的眩光,使您行車多一份保障。隔熱紙能起到自動調適車內光線的作用,適合任何天色變化,保證視野清晰。隔紫外線延長內飾壽命。所展現的隔熱性能,不需要加大空調功率,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油耗。能起到保護隱私的作用,深色膜可以減低由外向內的透視度,防止偷窺。就是具有一定的防盜作用。
回家後向父母提及此事,卻被父母稱這樣的行為「不懂事」,讓她相當困惑,因為在她的認知裡,面試後知道待遇是很正常的事,於是一頭霧水的她決定發文詢問網友意見「面試不該問薪水嗎?」
網友也紛紛在底下留言「薪資不問,又不是在做功德」、「老一輩的觀念都是先做再說」、「過時的觀念早該淘汰了!現在是勞動有償主義的社會而不是功德主義社會」、「薪水是給多低才不敢直說」。